OI 赛制与赛事
注:以下部分资料来源于维基百科
下面是一些我们可能会参加的比赛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英语: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in Provinces,简称:NOIP)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的、面向中国(含中港澳)中学生的信息学竞赛,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由香港电脑教育学会承办。初赛在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六,复赛在每年11月第二个周末举办。由于某种原因,由CCF主办的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普及组及提高组)从2019起暂停。
CSP J/S
CCF推出CSP非专业级别的能力认证。非专业级别较之专业级别更为简单,分两个级别进行,分别为CSP-J(入门级,Junior)和CSP-S(提高级,Senior),均涉及算法和编程。任何人都可以报名参加。
CSP-J和CSP-S均分别举办两轮:CSP-J1,CSP-S1及CSP-J2、CSP-S2,认证方式均为现场认证,非网络认证。参加CSP-J/S第二轮,必须先参加第一轮,达到一定的分数者方可参加第二轮。
2019年CCF CSP-J和CSP-S将于10月及11月分别举行第一轮和第二轮
简单来说,就是NOIP的替代品
省队选拔赛
省队选拔赛是用于选拔各省参加全国赛的代表队,各个省队的名额有复杂的计算公式,一般和之前的成绩和参赛人数有关。省选由各个省自行决定,目前的趋势是很多省份选择联合命题。通常来讲,NOIP 分数需要在省选中占一定比例。根据规则,初中选手只能选拔成为 E 类选手,不参加 A、B 类选拔。A 类选手 5 人(4 男一女),其他选手根据给定名额和所得分数依次进入 B 队。一个学校参加 NOI 的名额不超过本省 A、B 名额总数的三分之一(四舍五入),得分最高且入选 A 队的女选手不占该比例。(简称 ⅓ 限制或 ⅓ 淘汰)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是国内包括港澳在内的省级代表队最高水平的大赛,自1984年至今,在国内包括香港、澳门组织竞赛活动。每年经各省选拔产生5名选手(其中一名是女选手),由中国计算机学会在计算机普及较好的城市组织进行比赛。这一竞赛记个人成绩,同时记团体总分。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冬令营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冬令营(Winter Camp,简称WC)自1995年起。每年在寒假期间开展为期一周的培训活动。冬令营共8天,包括授课、讲座、讨论、测试等。参加冬令营的营员分正式营员和非正式营员。国家集训队的选手和指导教师为正式营员,非正式营员限量自愿报名参加。在冬令营授课的是著名大学的资深教授及已获得国际金牌学生的指导教师。
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队选拔赛
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队选拔赛(IOI China Team Selection Competition,IOI CTSC,又简写为 CTSC),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的信息学奥林匹克系列竞赛之一,于每年5月份举行,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轮流承办,旨在选拔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队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选手。同时还会同期同地举办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精英赛(NOI Top Competition)。
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IOI),是面向中学生一年一度的信息学科竞赛。第一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于1989年在保加利亚的布拉维茨举行。
这项竞赛包含两天的计算机程序设计,主要编程语言以c++为主,解决各类算法问题。选手以个人为单位,每个国家最多可选派4名选手参加(2016年共有83个国家参赛)。参赛选手从各国相应计算机竞赛中选拔。
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英文:Asia-Pacific Informatics Olympiad,缩写:APIO),是一个面向亚洲以及环太平洋地区的,与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相似的信息学科竞赛。